買實木地板怕上當

築家屋 人氣:3.12W

  買實木地板怕上當 購買要點和誤區要熟記 實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經烘乾、加工後形成的地面裝飾材料。由於它能起到冬暖夏涼的作用,同時具有腳感舒適,使用安全等特點,已經成為現代人選擇裝修建材的。但由於我國的建材市場不是十分規範,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都害怕上當受騙,那麼實木地板怎麼選呢?這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買實木地板怕上當

 一、選購實木地板的要點 

 1、實木地板選購基本條件 選購地板從大的原則來說,要選擇一個信譽好的地板品牌,並且認準地板生產企業的生產許可證編號,這組編號是可以通過或省市質監局網站查詢辨別真偽的。當然,很多商家作假的手段十分高明,僅憑這些方法就要辨別一款地板的真偽還不夠,還需要通過其它方法辨別的。 

 2、根據厚度選擇實木地板 首先從地板厚度來說,地板面層的樹種和地板厚度都直接影響著地板的價格,因此在選購地板時要根據自己的裝修預算、家居裝修風格等條件來選擇。特別是實木複合地板,它的面層厚度就不僅與地板價格有關了,還與地板的使用壽命息息相關,也與實木複合地板的耐磨度成正比。 

 3、根據尺寸選擇實木地板 很多偽劣實木地板的尺寸並不規範,因此在選購時,要看看地板的實際尺寸是否與標註的相同;檢視地板榫槽結合是否嚴密及表面質量,正規的地板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進口的,地板榫槽結合鬆緊度不同,但是都很嚴密。

 4、根據效能選擇實木地板 所謂地板效能,也可以稱其為地板的內在質量,實木地板還好,實木複合地板卻不同,它是由多層組成,每一層都是採用膠黏劑塗布單板熱壓而成,這中間關係地板質量的好壞就涉及到了膠合效能、靜曲強度等方面。而膠合效能又與地板的環保性相關,膠黏劑中的甲醛含量,油漆的耐磨性和甲醛含量等。 

 二、購買實木地板的誤區

 1.材質:由重量、價位決定其好壞? 材質是消費者選購實木地板時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存在的錯誤認識也為突出。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樹種越名貴、地板價格越高,甚至地板重量越重,地板質量自然越好。因而有的消費者在選購木地板時採用了稱重量的方法來決定購買地板的品種,其實不然。樹種的名貴與材性的穩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而木材的重量與其保溫、調溼及衝擊緩和效能成反比。應用在木地板上的樹種,除了應滿足其本身氣幹密度針葉樹木材不低於0.32g/cm3、闊葉樹木材不低於0.50g/cm3外,木材的穩定性應是判斷木地板材質好壞重要參考依據。良好的穩定效能,可避免木地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出現瓢、扭、彎、裂、拱、響等現象。   

2.尺寸大小:規格越大越好? 這也是目前選擇木地板較為突出的誤區。近幾年,市場上供應的大規格木地板因其新穎美觀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並逐漸佔據了消費主流,從而導致地板規格越做越大、越加工越厚。眾所周知,熱脹冷縮是物質的固有特性,木材同樣如此。規格過大超厚會造成材料內部應力增加,抗變形能力下降。一般來講,選擇地板時,其規格尺寸應儘量控制在910mm×90mm×18mm以內,宜短不宜長、宜窄不宜寬。

 3.含水率:越低越好? 目前的普遍認知是:地板含水率的偏高可能會引起鋪裝後的變形。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地板時,比較喜愛選擇那些含水率較低的材料,甚至認為含水率越低越好,殊不知這也是當今選購甚至在生產木地板時存在的一個較大誤區。含水率作為實木地板內在質量重要的引數指標,對後期的安裝使用、維護保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木材固有的特性來講,含水率並非越低或越高越好,而應根據其使用環境來決定。2002年新的實木地板標準也對實木地板的含水率指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由原來的8%-13%調整為新標準的7%-各地區平衡含水率。一般而言,地板的含水率指數稍低於當地的平衡含水率為宜。 裝修怕花冤枉錢,所以在建材的選購上一定要小心又小心。畢竟建材的購買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希望小編整理的有關購買實木地板的知識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