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裝修自購材料的誤區詳解

築家屋 人氣:8.88K

別墅裝修自購材料的誤區詳解,依據不完全統計,業主自己去購買材料,大約要多花1/31/2的錢。那究竟花在哪裡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別墅裝修自購材料的誤區詳解

一、買高價貨

對於商家而言,業主的購買量和次數有限,價格與裝飾公司相比,所謂的優惠會少相當多的部分。那些業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點幫助的做法是:不要帶女士(包括妻子和母親)去買貨;儘量穿得不要太斯文;多逛幾家商店、記得有問題也不要問,如果在逛商店的過程中您還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繼續逛。

二、買劣質貨

可以說,除非購買的東西是業主的專業範圍,否則您有很大的機會遇到假貨。現在的劣質貨可分為很多種劣法,一種是本身就是劣質材料,例如用含鋁量低的鋁合金當成含鋁正常的鋁合金來賣,另一種是代替材料,例如很多把手都是用一些合成材質來代替不鏽鋼。

三、買冤枉貨

高價貨是指同一樣買便宜的,顧客買了高價格的另一種貨。例如在做一些不具有承重要求的櫃子時,有些地方可用大芯板,而您買了價格高的細芯板。

四、工隊因素

雖然很多本著良心經營的裝飾公司或裝修隊不屑於做這種事,但是一些街邊的裝修隊仍然喜歡用此種方式賺錢。這些行為包括。

(1)虛報需求。

木板為例,本來30張能完成的虛報成40張。很自然,您的房子不會自己吃掉這10張板。

(2)偷龍轉鳳。

以乳膠漆為例,業主買回來真貨,那麼他們會偷偷地轉成假貨。然後把真貨轉手再賣出去。

(3)混水摸魚。

因為大部分業主對工序不瞭解,有一些人就利用這一點,謊報工程工序,本來一道工序能完成的,就變成了二道。事實上這些加進去的工序是不存在的,而業主因為這些工序增加的貨就會被轉移。典型的例子是在做一項泥水工程時,要求業主購買某某新增劑,雖然在泥工中有使用新增劑的情況,但有的施工人員根本就不會真的新增進去。

(4)偷工減料。

明顯的例子就是電線要加保護管,在施工中把管道去掉了,然後匆忙把線槽封閉。這一招既省錢又偷料,一舉兩得。在裝飾行業信用危機的,自購材料也許是一種上策,也許也是一種下策。您不管選擇哪一種,錢不是落入材料商的口袋,就是落入裝飾公司的口袋。但一般來說,落入別墅裝修公司的口袋您會得到更好的服務,並且可能需要花的錢要比起花在經銷商的錢要少得多。如果您的裝飾公司有保修期的話,那麼錢投給別墅裝修公司要比給經銷商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