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市場陷入“不促銷就賣不出去”怪圈!

築家屋 人氣:6.73K

“瘋狂讓利動真格”“買傢俱送家電”“滿5000元參加抽獎贏電動汽車”……“五一”期間,石家莊各家居建材市場的促銷活動如火如荼。商家們紛紛打出“滿額送”“直降”“超低折扣”等口號,吸引消費者前來選購。

促銷每天都有,消費者難辨真偽

家居市場陷入“不促銷就賣不出去”怪圈!

 今年“五一”期間,消費者趙先生在石家莊某家居購物廣場定購了一款皮質沙發。“本以為‘五一’商家的優惠力度會比平時大,儘管商家的促銷海報非 常吸引人,可實際算下來,這張一萬多元的沙發只比平時便宜了幾十元。”趙先生說,“五一”之前,他就看中了這款沙發,當時商場也在打折,他並未購買,想著 馬上就到“五一”了,到時候肯定能便宜幾百元,誰知道,商家只是給了幾百元的購物券,必須再買指定的其他東西才能享受到優惠。“這些花裡胡哨的促銷活動看 上去挺吸引人,其實好多都是附加條件的優惠,對一些消費者並不實用。”趙先生說。

 “現在賣給你的價格比‘五一’期間還要低,因為‘五一’商場會搞活動,到時候我們的折扣不會這麼低。”4月26日,消費者楊女士在石家莊某家居 城選購墊時,銷售人員這樣告訴她。該銷售人員表示,現在這行業很不好乾,競爭太大,遇到真正想購買的顧客,利潤低些也就賣了。

 近幾年,不少購買傢俱的消費者都曾經有過和趙先生、楊女士一樣的遭遇。事實上,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除了節假日,即便是在平時,家居市場的瘋狂 促銷也幾乎成為一種常態,“滿額送”“工廠價直銷”等活動在各家居市場頻頻上演,各類促銷活動令消費者眼花繚亂。商家越是拼命促銷,消費者心裡越犯嘀咕, 生怕自己上當受騙。

家居市場陷“不促銷就賣不出去”怪圈

對於許多傢俱經銷商來說,近幾年家居市場簡直陷入了一個怪圈——促銷才能賣,不促銷就賣不出去。無奈之下,商家只能持續搞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

對於消費者來說,因為家居行業經常搞促銷,所以覺得只有在促銷時買的傢俱價格才是合理的。

一位有著十餘年家居行業從業經歷的霍先生分析,造成該行業現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市場的惡性競爭。他指出,十幾年前,家居行業利潤比較高,從業門 檻低,這吸引了不少人加入。而近五六年,行業競爭加劇,當初認為該行業是暴利的人,擠進來以後才發現這行不好乾。為了生存,不少商家競相搞五花八門的促銷 活動,壓低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導致行業內的惡性競爭。但沒有一個商家會賠本賺吆喝,價格壓低了,只能在商品上做手腳,降低質量以牟取利潤。

“家居市場的惡性競爭首先傷害的是消費者的利益,而終影響的是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石家莊市工商聯裝飾裝修行業商會會長範林說,一些不良商 家為迎合消費者貪圖便宜的心理,在商品材質、配件上做手腳,促銷的商品以次充好,或者用本地生產的東西假冒別的地方生產的商品。而一般消費者往往缺乏專業 鑑別能力,購買時表面上看上去一樣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才發現質量不一樣,可出了問題後找商家維權時又困難重重,一些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黴。

 惡性競爭也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範林指出,每個人都壓低價格,一些質量硬的商品要生存也得想辦法壓低價格,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規範價格亂象,消費者期待明碼標價

家居市場陷入“不促銷就賣不出去”怪圈! 第2張

 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家居商場真正拿出自己的費用補貼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但也不排除一些市場採用有條件的補貼,表面上對消費者有很 大誘惑力,實際上只是促使消費者有購買慾望。消費者靜下心來後卻發現不管是五折、三折都是有限制的,必須消費一定的額度或者同時購買其他產品才能享受。

 還有一些聯盟體的促銷活動,消費者為了享受某一品牌的優惠政策,就不得不買另一品牌的產品,“想要和不想要的東西都得要了”。

“買傢俱真累!看上去相似的產品,價格卻相差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真不知道該買哪一家的。”正在逛家居市場的消費者李女士說,與其費腦筋琢磨各類促銷活動哪一個更划算,還不如干脆明碼標價,讓消費者憑自己的需求和購買能力選擇,這樣買著也放心。

 李女士說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心聲,記者調查了30位裝修的業主,有23位業主表示,裝修本來就是一項累腦筋的活兒,在買家居建材時還要與商家鬥智,真是心力交瘁,他們更希望商家能明碼標價。

範林也指出,近幾年,市場頻繁的促銷使消費者已經有了免疫力,消費者的消費也越來越理性,商家要贏得消費者,就要誠信經營,把貨真價實的東西賣給消費者。否則,在產品上做得越虛,消費者會離你越遠。

另外,他建議,促銷要實實在在地做,比如商場承諾補貼10元錢,消費者在交款時減掉10元就行,而不是附加條件的補貼,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的誠意。

以上就是Leslie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資訊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預知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本站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