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紅果盆景怎樣養殖 冬紅果栽培技術

築家屋 人氣:2.84W

冬紅果成花易、坐果率高,果實全紅色,掛果期可延至翌年的開花長葉時而不脫落,是觀果盆景的優良品種,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但在栽培過程中,樹體由於受盆容量的限制以及其他影響,葉片常常出現黃化脫落。究其黃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冬紅果盆景怎樣養殖 冬紅果栽培技術

溫度不適導致的葉片發黃

冬紅果喜光但不可過強,尤其在炎熱的夏季,陽光強烈直射,會使空氣乾燥、盆土溫度升高,導致根系受到傷害,降低酶的活性,造成葉片變紅,葉尖乾枯、黃化凋落。為此,在夏季,應將其放在通風處,並經常向樹體周圍噴水,以降低空氣溫度。

 光照不適導致的葉片發黃

光強光照射,易出現枝葉枯黃、萎蔫、梢焦,而弱光照射,易導致枝條徒長、果實著色不佳、葉片小而發黃脫落。故冬紅果進入觀賞期時,在室內的擺放要靠近窗臺,使其處於明亮的散射光下。

 澆水過多導致的葉片發黃

①由於盆土澆水過多,造成積水,使盆土缺氧,部分鬚根窒息而腐爛,失去吸收水分和營養的能力,同時呼吸作用使碳酸氫根離子增加,進而影響鐵的吸收,而引起頂部嫩葉呈淺黃萎蔫,老葉也逐漸暗黃。發現這種現象,應立即將植株帶土球脫盆,放於陰涼通風處,經常向葉片噴水,不要再向根部噴水,使其水分儘快蒸發。待植株恢復正常後再上盆。

②盆土中長時間不澆水或澆水不透,而使冬紅果出現頂心和新葉的葉色雖屬正常,而下部老葉片逐漸向上幹黃、捲曲脫落,果實皺縮,落果嚴重。發生這種情況,不要當即往盆土中澆透水,要先放到半陰處,先往葉片噴水,待葉片不萎蔫時,採用浸盆法使盆土慢慢浸透水分,如採用澆水,由於盆壁裂隙疏鬆,水很容易從縫隙流失,導致澆水不透。總之要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③冬紅果喜微酸性土壤,由於北方水偏鹼,長期澆水導致盆土逐趨鹼化,使植株不能吸收鐵元素。在栽培過程中經常使用硫酸亞鐵1份,豆餅肥10份,加水200份,經腐熟後稀釋使用,以改變盆土偏鹼。

冬紅果盆景怎樣養殖 冬紅果栽培技術 第2張

施肥過量導致的葉片發黃

①施肥過多、過濃而引起葉黃。表現為新葉肥厚光澤強,葉色墨綠,但葉背面皺縮凸起,葉片不舒展,值株下部老葉逐漸變黃而脫落。此時應將冬紅果放在遮陰處,將花盆浸泡在水裡以沖淡肥料,兩小時後,將植株帶土球脫盆,晾乾水分。必要時將老葉摘除,剔除部分舊土以換新土。

②冬紅果生長強健,每2~3年需換盆一次,否則極易形成根墊,導致盆土透氣性差,根系吸水、吸肥困難,枝條細弱,節間長,葉薄嫩黃,花色差,難以坐果。為此,在休眠期,應結合修根,進行換盆換土。

③在栽培過程中,因施用未腐熟有機肥,肥料在盆內發酵,使根系燒傷或中毒,根系變黑、腐爛,葉片萎蔫變黃,甚至全株枯死。所以施用有機肥時一定要腐熟。缺鐵褪綠程度通常較深,黃綠間色界常明顯,一般不出現褐斑,而缺錳褪綠程度較淺,且常發生褐斑或褐色條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