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築家屋 人氣:9.01K

      客廳、餐廳、書房被主人安排在了同一空間中,但是卻絲毫沒有雜亂感。井井有條的設計讓人倍感舒適和自在。

設計亮點:房子四周都是大大的落地窗,將半山腰的地理位置發揮的淋漓盡致,同時幾個空間雜糅在一起的設定也讓身處其中的人更加的隨意。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和普通的鋼筋水泥房屋相比全木質房子在全世界已經有幾千年歷史。木結構房屋便於維護,一些具有200多年曆史的房屋現在仍在安全使用中,當然這中間需要經過一定的維護,但一般混凝土房屋經過50年左右就需要重建,因此比較而言,木結構房屋顯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設計亮點:在一片原木色中,白色的沙發非常的顯眼。其上放置的抱枕、前面的茶几都充滿著濃濃的異域風情。一旁的照明的也是個性十足。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2張

全部選用木料製成的房屋,綠色環保產品,對人體無毒、無害、無任何化學汙染。同時木材質地堅硬、重量輕,可抗八度以上地震。 經過特殊處理的木材具有阻燃、防蟲蛀等特性,結實耐久、耐用,於人體有著天然的親和性。

設計亮點:從屋頂一直延伸下來的煙囪披上了一層木質的外衣,幾把暖和的椅子和一張放置書本的桌子就構成了一個簡易的休息角落,裝置簡單,卻也另有風情。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3張

木結構房屋內的間隔可以根據屋主的喜好,進行任意的改造和重新佈置,改造起來十分簡便,對於使用者而言可以有極高的滿意度。而且木質房屋建設週期短、效率高。

設計亮點:黑色的窗戶和原木色系相互影響,地板上鋪就的涼蓆,給人一種穿越時空回到七八十年代的錯覺。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4張

木質房屋在梅雨季節能調節溼度,當溼度大時木屋能自動吸潮,乾燥時又會從自身的細胞中釋放水分,起到天然調節的作用。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均易於隔熱,能源效率高,隔熱木框架牆壁的熱阻效能比3、厚度為框架牆壁兩倍的石牆或磚牆高一倍。

設計亮點:書房中的地上鋪了一層民族味道十足的地毯,牆上掛的裝飾畫和沙發上的抱枕也有著同樣的風格。皮質的沙發與木質的房子都是自然的象徵。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5張

木材作為一種會呼吸的建築材料,冬暖夏涼,能夠創造出適宜於人類健康的生活環境。木屋別墅是一種會呼吸的房子,他能使人真正感受到融入自然的感覺,是世界上健康的居所。

設計亮點:位於走廊上的餐廳,處於一種半開放式的環境之中,在用餐時能將山下的風景一覽無餘也會是種充滿樂趣的享受。每張椅子上都披上了厚厚的毛皮,所以即使是在室外也不會感到寒冷。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6張

木屋具有空氣調節作用。木屋,較一般水泥、磚瓦、輕鋼結構住房節能50%~70%,這是美國紐約建築材料實驗室的研究結果。因此,木屋又被稱為“世界上真正綠色環保的建築”。

設計亮點:站在廚房的角度能將餐廳和休憩的角落都收於眼底。佇立在空間中的木質柱子,排列有序,錯落有致,其間夾雜著幾盞大大的吊燈。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7張

木建築的整體性是其主要的一個特點,因此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本身就比磚混建築強得多,特別是現代木材經過特殊處理,其阻燃效能大大加強,從而克服了它易受火災的缺陷。

設計亮點:櫥櫃採用的是一字型的排列方式,其上鋪貼的黃色花紋型馬賽克給整個木系別墅都增添上了一層藝術氣息。黑色的抽油煙機深沉內斂。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8張


因木結構房屋的整體性,使原木建築在地震中不可能像磚混結構的建築倒塌下來,即使是級別非常的地震,多也就是讓它有些變形。因此地震時,住木屋別墅生命安全有保障。

設計亮點:櫥櫃和收納櫃被統一安置在了房間的伽羅裡,這樣在節省了空間的同時也省去了讓空間凌亂的麻煩。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9張

木結構房屋因為其整體重量比水泥鋼筋、磚混結構房屋要輕得多,所以不需要厚厚的牆體和巨型樑柱支撐來保證房屋的牢固性;一般來說,木房牆體厚度不及水泥、磚混房屋結構房牆體的三分之一,所以其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差別很小。

設計亮點:臥室被別出心裁的安排在了樓梯旁邊。白色毛絨絨的上用品讓人一看就有躺上去的衝動。大大的吊燈溫暖著整個空間。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10張

木屋,一是基於木材的低密度和多孔結構,能很好地減少聲音的傳遞;二是牆體的特殊結構,使其產生的回聲波極小,外部聲音傳不進來,室內聲音自然清晰;三是木結構建築不會產生混凝土常有的撞擊性噪音傳遞問題。

設計亮點:衛浴間沒有繼續使用實木的材質,而是在吊燈上保留原木的同時使用了水泥的牆面,但是完全裸露的牆面以及顏色鮮豔的地毯都將整個空間渲染的個性十足。

解碼木系別墅 感受“裝”出來的溫暖冬季 第11張

建設中,木屋可以替代一般常見的建築小品(比如報亭,社群活動中心等),可以使得整個小區變的自然清新、生機盎然;在渡假村中建造木屋,使渡假村有鄉間的悠閒氣息,並且對於建設單位也帶來了減少建造傳統房屋的不便和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