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房子 叫別人家的房子

築家屋 人氣:2.33W

  看的多了,各種戶型都見到,很多時候能看得心生唏噓,覺得這年月,人活得也挺不容易的。

有一種房子 叫別人家的房子

  比如說,90平米(建築面積)的房子做成了四室兩衛一廳,還做到了南北通透!四個房間裡,只有的那個,在擺下一張大之後,人還有活動的空間,其他的房間,只能作為擺了一張床的房間,有幾個櫃子的房間,擺了一張書桌的房間,很小的客廳,只能放下馬桶和洗手盆的衛生間......開發商考慮到了各種需求:要有專門的儲藏間;將來有孩子了,老人來帶孩子;將來孩子長大了......唯獨犧牲的是居住體驗。

  這種國外的小戶型,客廳、餐廳、臥室都在一個沒有阻隔的空間裡。 

  開放式廚房,廚房、餐廳、客廳都在一個空間裡。

  這種房子,應該設計成什麼風格?

  如果你看多了美劇、英劇,想把自己的小房子打造成《絕望的主婦》或者《唐頓莊園》裡那種美式或者歐式古典風,又或者你喜愛中國文化,幻想著自己的房子也能像中國古人住的那樣,那我要告訴你,放棄幻想吧,中式、歐式,甚至美式裝修風格,都不是給這種層高低、面積小的火柴盒房子準備的。

  想把這事說清,要回顧一下歷史。

  現代建築和設計風格,出現於大概一百年前的歐洲。相較於此前歐洲那些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築設計風格,現代建築設計表現為去雕飾、重功能,強調簡潔,“less is more”,能用直線就不用曲線。

  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大量農民進城,原來的城市裝不下這麼多工人和廠房,火柴盒式的高層建築應運而生。這種火柴盒房子,面積小了,層高低了,強調使用體驗,去掉了無用的排場和裝飾,很多是使用混凝土澆築,跟之前高門大戶的房子,很不一樣。

  的建築和設計大師就那麼幾位,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柯布西耶、美國的賴特以及芬蘭的阿爾託。這些新式的房子,基本就是這幾個人定調造出來的,在那個建築和傢俱設計不分家的年代,他們還設計了不少傢俱,貫徹自己的思想。

  這種思想在室內設計和傢俱上的體現,可以寬泛地表述為北歐現代風格,20世紀30/40年代肇始自北歐,50年代影響到美國進而擴散到全世界。

  1920~30年代的德國包豪斯建築,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建築比比皆是(只是未必能建得這麼好看),但差不多一百年前就能造出這樣的建築,還是石破天驚的。

  薩伏伊別墅(The Villa Savoye),柯布西耶的作品,建在巴黎郊外。這個別墅所用的直線、斜線、曲線,外牆的白色,室內地面的暖色,整面牆的落地窗,都對後來的現代主義建築有重要影響。

  賴特的流水別墅,據說當年喬布斯經常來這裡體會賴特的設計思想。

  阿爾託在芬蘭的自宅。大師裡邊,阿爾託對自然元素的運用為得心應手。雖然也是現代主義大師,但他的作品不那麼極簡鋒利,而是曲線多、人情味兒多。

  現代傢俱的經典之作,伊姆斯椅。

  現代建築和設計不只是思想的更新,也伴隨著新材料的使用。這個阿鬆椅用鑄鐵+膠合板,構造了一個優雅的造型,終走進了很多大學、中學、國小,走進了我們的記憶。

  而現在我們接觸到的現代設計,一大部分是來自義大利和法國的現代設計,也是秉承那種簡約去裝飾的思路,一部分還是來自北歐(只是創造力大不如前),另一部分就是學習自北歐並加以改良的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