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經典】五常學習仁1-2

築家屋 人氣:2.25W

  五常這幾個簡單的德性中蘊藏著怎麼樣的樞機奧祕?如何檢驗我們內在的五常?自性中的五常是什麼樣子?它們彼此間又有什麼關係?我們該如何慢慢養起我們的五常呢?從開始我們開始【國學與經典】五常的學習,希望通過學習大家能夠真正的瞭解五常,並培養起我們的五常。

【國學與經典】五常學習仁1-2

  又故聖賢將五常一仁義禮智信的次序排列,它其實是有意義的,它其實是隱藏了這個五常,它是要相剋才能夠相成的一個道理存在的。例如,仁它是要靠義氣來克的,就是金受木克;義屬金,義要靠禮來克;禮屬火,金要受火來克才能成氣;禮屬火,要靠智屬水,火受水克才能夠成才;智屬水要靠信屬土來克。仁義禮智信這個次序,仁被下一個字克義,義被下一個字克叫做禮,禮被下一個字就是智,智又被下一個字就是信來克,信又克誰呢?信又受木來克。這就意味著五個美德雖美,但再好的美德也不能夠過多,否則便成為一種法執。然而修行者所認定的美德,都容易因為執著其美,要加強它的美而使得它一下就過多了。如此一來,變成矯情,我們稱為法執。為了警示後人避掉這個可能發生的法執之病,因此在這個五常的每個德性的後面都緊跟著另一個德性來剋制它。 例如,仁多的人要用義來節制,義多的人要用禮來節制,禮多的人用智來節制,智多的人要用信來節制,而信多的人又要用仁來節制。以及每個德性都需要發揮另外一個德性的功能來節制它,才能使其發揮到恰當好處,才能產生的利益。否則一德過多無制變成濫情,五常一失衡五行就跟著偏枯,而與賦性之初越來越遠。要練到五氣朝元,對不對。那個五氣有一箇中和平衡的一個份量存在,不能夠一德過於偏枯,所以才用仁義禮智信這樣的排序來突顯它相制相成的一個重要性。例如說仁是個美德,仁因為它是美德所以你一直做,你會完全做到這個美德上面過多的時候,有一種矯情,而且會婦人之仁,那個時候用什麼裁製呢?叫做義,做一個義那個仁馬上就得到中和了。故五德之美在於它能夠因時制宜,能做適當的節制。因此,君子有時愛仁,有時誤仁;有時義,有時不可義;有時禮,有時必須無禮;有時智,有時必須含混;有時必須信,有時必須要詐。譬如說用兵的時候,你可不可以老實和他講,那就不行了。它有時信有時詐,這是必須因時制宜的。所以孟子才有說,言不必信,信不必果,惟義所在。言不必信,信不必果,不必一定信,不必一定果,看當時因時制宜。又有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這樣的一個說法,這個禮義若是超過了因時制宜的範圍,的禮也會變成無禮,的義也會變成無義。所以大人審視它的節度來做調解。這個在這兒就說明,

  這五德必須相制相成因時制宜,乃人止於賦性之初的至善之地。這是五常依仁義禮智信之排序的為人大意所在,這個是有志於深入五常的學者所不可不知的。 那這樣子說會不會太複雜,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你覺得你哪一德過剩,那你就做剋制它的那一德。你不需要損這個德,你只要做另一個可以克它的那個德。比如說你覺得你太過於濫好人了,那你要做哪一德呢?就做義你就對了。這個瞭解的意思,做起來很簡單其實沒那麼複雜,但我們要知道這個原理。這個五常雖然有相制相成之意,但也有相生相成之理存在。因為五行之德,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故仁多可以生禮,禮多可以生信,信多可以生義,義多又可以生智,智多又可以生仁。亦即去護持一德的發生,五常裡面一德的發生,亦足以接續生出其它的四德來。因為它生是相序的,當你木做過多了就會生火,火被木生多了它會生誰?它就去生土,它是這樣水因克而後進,你看水在裡頭這個洞填滿了多出來東西是生哪裡呀?生到去填滿下個洞,下個洞填滿了再生生生再去生下一個洞,這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把仁義禮智信偏枯的那裡想象成五個洞,你總得先選一個洞,那個洞把它填滿了,溢位來的水回到哪裡去呀?就流到下一個洞裡面去。這是一樣的意思。 因此,對於五德未開始護養的初學來說,採相生之禮則是更神祕而易進的一個方式。因為你五德都還沒有養,現在就考慮一個相剋的問題,就像草還沒有長,你就想到要砍下來鋸它有沒有。這樣就沒有辦法養了,對於初學來講,採相生之禮制是非常容易進的。故初學五德之人絕不能貪多,以多則煩,煩則亂,亂則無成,所以不能貪多的意思就是說五常不要想一次吃完它。就像我們那個涓涓的溪水在流,你不能一次奢望它灌滿五個水塔。各位這樣對不對。你要指望它能夠現在就能夠灌滿一個這樣就不錯了。所以修這五德不能貪多,多就繁,繁就亂,亂就無成。是故若能實地在言行心性上護持一德漸漸的去成長,則其它的四德也就慢慢慢慢的含藏在其中。這個便是初學含養五德,能否成功的一個樞機所在。因此《論語》裡面有這麼一段說:子路有聞,未知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聽到個道理,聽到個仁,很好很好,這個仁還沒有做,很怕見到義;義還沒有做,又聽到一個智;又聽到一個禮;怕的要死,為什麼?因為會多則亂。一德尚未能夠發生,連苗都還沒有長出來。然後就想同時去護養很多別的苗。對於德行未穩,根基未固的人來說,種的越多就越看不到成長越亂。例如《論語》裡面有一段,好於多才多藝的冉求跟夫子的一段對話。冉求說:非不曰子之道,不是我不喜歡夫子你的道;力不足也,實在是我沒有那個多餘的力氣可以做的這麼好。孔子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畫。他說果真力量不夠的話,就像走路走到一半,走到都沒力了,那個馬跑到一半都沒力了,接下去一步都走不了了,他沒有精力去走別的地方。可是呢,冉求的多才多藝,這也學那也學,忙著學這忙著學那。你只是沒有把這基本的做好,可是我看你的精力都跑到別的地方。他說這是你畫地制限,不是你沒有能力。冉求忙於多才多藝,多德多行的一種追求。,必失去可以真正成長的一個焦點。若能在起初立德的時候集中一個焦點來用功,那麼這個成功的機率就大為提高。因此,初學五德,便要集中你日常的注意力。 先去護養出五德中的任何一德來,哪一德重要呢,都一樣,它都會相生的。你自己選,選一個你認為對你來講是重要可以成功的,可以幫助你成長的。選出一個德來,好好去護持它,去行持它,先不要去想別的,就護持那個德,讓它發苗成長,見之於茁壯,如此才能有五德具全的。待這五德都已經漸漸都慢慢得到成長,我們再來檢視它是否過度,是否需要用別的德,加強別的德來節制它,那個還不遲。所以,仁義禮智信雖然是講相制相成之禮,但對於初學來說,其實是沒有這個必要。因為現在初學來說,五德是乾枯的,你現在所需要的是什麼?是相生相成之禮,這個我們現在開始就是要先了解這個原理的。此事不需一德為養者,庸人自擾。還不要先考慮到相制相成的問題。這個便是古人,為學與師教的一個大本。然而護養一德很難嗎?孔子說有人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說有的人能夠用一整天用力檢視他的仁德、仁心、仁性、仁行有沒有啊?我未見力不足者,如果有的話,我不曾看過說力量不夠的,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有嗎?可能有吧我沒看過。他一輩子還沒看過,我活了六七十歲還沒看過。其實意思是告訴我們說,如果真的要去護持你的一個德,他這邊是舉仁,用力於其仁。它用一個仁字已蓋含五德了,當然你也可以給它改成一日用力於其義,或一日用力於其禮,這樣改都行的。有會力量不夠的嗎?他說不可能的我沒有見過的。為什麼護養一德不可能沒有人力達到?因為這個是固有之,這五常是固有之的,金木水火土也是固有之的。在裡面就有的,我們不需要到外面去找,我們只需要靜下心來就能夠發現。連剛剛出生的小孩身體裡面也充滿著它,所以我們不需要花任何的力氣就能找到它,能夠護養它。世上千千萬萬的事業,雖然你十分的願意,但無法保證你的成功,你都有失敗的可能。唯獨這件事,就護養你的五常之一,隨便找一個去護養它。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不花任何力氣,也不用任何資本,對不對。就能夠成功,也不會另外要花你的時間都不用。只要你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集中你的焦點,護持一德,那麼你便能夠獲得接續相生的成功。這是一德成功,其它德還接續會成功。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簡單、更便宜的事情嗎?學習心得 學習、工作、家庭生活中,我們總希望把握很多,但常常事與願違。其實,只要你把握住一個焦點,從一個方面成功,其他的也就順勢成就了。

  所以生活不能太過急於求成,把握住關鍵,才是成功的祕訣!~心得體會1: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張慶祥講師講五常的時候說,五常“仁、義、禮、智、信”是有關聯性的,其中一德落實好了,其他四德也都會做好。同理,一件事情,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做好了,其他環節也都會做好。把這個“仁”落實在工作上,就是在工作過程中多為別人著想,做好自己的事,不給別人添麻煩。如果自己的事已經做好了,還有餘力,再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此,只要我們在工作中落實這個“仁”,大家互幫互助,理解支援,任何事情都會順理成章,皆大歡喜。心得體會2: 顏回“三月不違仁”的事例人人皆知,事實上,踐行“仁義”並不簡單,仁義就像是生活的方向盤,又很像人心的油門及剎車,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行持持續地為他人好,用成人成己的態度,做正確的事,說對的話,讓身旁的人、讓家庭、讓公司、讓社會充滿正氣,這就是在行仁義了吧。孔聖教導我們是為了讓我們能涵養、護持自己和別人本性裡的“仁、義、禮、智、信”,使我們的身心都更加茁壯和健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閱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