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深入 成熟發展尚需時日

築家屋 人氣:1.88W

智慧家居正在逐漸深入到各行業當中,2017智慧家居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智慧家居應用服務落地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智慧家居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成熟發展尚需時日。

人工智慧深入 成熟發展尚需時日

隨著智慧家居產品數量的增多,從初的燈泡、插座、攝像頭,衍生出機器人、控制器、感應器等更多的新奇特的產品。

如今智慧家居已經逐漸擺脫虛幻的概念詞,發展成更具有市場價值和規模的新型產業。據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報告顯示,未來五年全球智慧家居裝置和服務市場將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

在2020年前,中國有望成為亞洲的智慧家居市場。儘管前景向好,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時難解,破題關鍵在於迴歸使用者本質,深耕產品、技術研發和服務。

 智慧家居遭遇外熱內冷尷尬

近幾年,智慧家居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強勁的生命力。有報道顯示,2014年,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規模為520億美元,到2017年有望達到近千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0%左右。然而,智慧家居在國內市場屢屢碰壁,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境地。

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美國以97.125億美元成為全球智慧家居市場容量的,中國則為5.2億美元,位列第四;從智慧家居普及率的增長情況來看,美國以5.8%位居,而這一資料在中國僅為0.1%,差距之大令人震驚。儘管全球範圍內,智慧家居場景仍屬於孵化階段,未被廣泛應用,但相較於國內而言,智慧家居在部分發達更受歡迎,是不爭事實。

造成智慧家居“外熱內冷”的原因,一方面由於目前智慧家居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場景碎片化、相容差和操作複雜等硬傷仍未完全解決,消費者難以深切體會到智慧家居的智慧與便捷,對智慧家居的“高冷”印象有待改觀;

另一方面,智慧家居領域缺乏配套法規和統一標準,行業內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普遍體驗不佳,口碑難以提升,自然難以帶動消費者的買單之舉。此外,產品價格和消費習慣也是阻礙智慧家居普及的主要因素。據速途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選擇以上二者的受訪者佔比分別超過50%和30%。

 智慧家居市場存三大硬傷

隨著智慧化概念越來越深入民生,智慧化技術不僅出現在手機、小家電等簡單的產品上,在整個家居系統中,智慧化家居產品被不斷的應用。然而,這股風在我國吹了一段時間,但仍然難入尋常百姓家,究竟是什麼原因?

首先,各大廠商各自為戰,難以在同一的平臺上達成共識。其次,智慧家居裝置價格較為高昂。,行業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

 人工智慧將不斷深入到智慧家居市場

物聯網市場中激烈的戰場非智慧家居莫屬,以一般消費者為主要物件的智慧家庭領域為了滿足消費者日新月異的“口味”,不得不在產品的多樣性與服務需求上絞盡腦汁下足功夫。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人工智慧的技術成長,這波技術在智慧家居大戰中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科技界預估,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語音互動技術在未來應用會更加普及。

而三星則是推出智慧家居機器人助理OTTO,同樣以語音助理為基礎響應使用者需求,但特別的是它多了顯示螢幕當“臉”,可呈現更多表情變化,且裡頭設定了高畫質攝影機,具臉部辨識功能,還可做為安全監控攝影機使用,使用者只要透過行動裝置app就能檢視監控影像。

未來智慧家居是一個很大的產業,產業格局將會變得“多型、長尾、碎片化”,智慧家居跟手機一樣會變得具有個人的使用者產品的特性,在智慧家居里面,老人、大人、小孩有不同的喜好,這些喜好會非常的多型,而不是成為一個統一的平臺,所以智慧家居未來的產品終端也會非常的碎片化。

總結2017智慧家居市場分析報告認為,智慧家居發展趨勢將不斷向好,智慧家居產品將不斷豐富,並與人工智慧緊密結合到一起。相關企業需要進行差異化佈局,形成自身獨特的產品風格。(來源:騰訊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