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管理上有哪些高招值得家居企業學習?

築家屋 人氣:2.58W

星巴克的厲害之處,我們就不過多強調了。所謂樹大招風,惹得所有做咖啡的,都想超過他們家。

成立於1971年,開始以賣咖啡豆為生,後來開咖啡館,很多人忽略了這個轉型,如果只是賣咖啡豆,可能星巴克遠沒有現在的成就。這種向上下游產業延伸的做法,值得家居行業的思考。

星巴克在管理上有哪些高招值得家居企業學習?

大材研究認為,對於那些有條件的家居建材公司或裝修公司來講,也許跨出現在的領域,順理成章地做一下業務延伸,要比死守原來的陣地,好得多。

星巴克從1999年在中國開出家店,目前已經開了大概3600家店,覆蓋150座城市。

在美國,它共有14758家門店。全球門店加起來,差不多有2萬多家。僅僅是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就做到了63億美元。

在網際網路衝擊超強度的環境下,高密度覆蓋,並實現快速增長,繼續書寫實體經濟的傳奇,這應該是非常好的學習物件。

很多文章都在談他們的營銷做得多好,孰不知,在管理上,星巴克的許多獨到之處或許做出的貢獻更大。畢竟公司到了一定規模,管理往往決定營銷能不能成功。

那麼,星巴克哪些有效的管理辦法,值得我們家居企業學習?

1、多種渠道合作模式,借力佔領新興市場:星巴克在世界各地開店,探索了多種合作模式,比如佔股權、50%股權、5%股權等。

一直不開放加盟權,而是採取合資的方式或授權經營,來擴大市場。

當然,也不是大量開直營店,這樣避免了自己投入很多資金,防範資金鍊危機。

這種以合資形式引進渠道加盟商的套路,目前不少推行連鎖打法的公司,喜歡這麼幹。家居行業主要還是加盟形式,給筆加盟費然後負責區域市場的銷售與服務。

2、把門店做成廣告,自帶流量:星巴克花了很大的精力打造門店,顏值都比較高,店內設計個性化,主打輕鬆休閒氛圍,長期堅持,進而形成了鮮明的符號。

而且根據所在商圈或建築,將星巴克的風格融入進去。關鍵是,他的店大家可以隨便進去坐坐,不買東西也不會有負重感,於是吸引了很多客流,結果還是買東西了。

漸漸地,大家就習慣性地找星巴克坐坐,客戶粘性就這樣逐漸形成。

大材研究注意到,我們有些家居企業,也在想辦法做網紅打卡店,增加了讀書、親子、娛樂等許多體驗與業態,就想把人吸引進來,尤其是抓住潛在客戶的目光,但要想讓人無負擔地進來逛逛,估計還得繼續努力。

3、出現在客戶需要的地方,多觸點影響客戶:不光開線下的門店,在Facebook、推特、Instagram等多個平臺上都有賬號,釋出資訊,獲得反饋;積極擁抱數字化趨勢,比如上線APP、跟微信合作、會員管理數字化等。

作為起家於線下的公司,能夠充滿激情地擁抱線上,很是難得,沒有抱著傳統的優勢渠道資源而沾沾自喜。當然,也沒有大張旗鼓地鋪線上,每一步邁出,總顯得謹慎穩重。

我們還有很多家居建材廠商或裝修公司,抱著之前的優勢渠道,覺得這就夠了,其實危險正在敲門。而有一些,快速鋪全渠道,過段時間不見效,又開始收縮陣線,自然不利於長遠發展。

4、橫向排隊:在星巴克,顧客是橫向排隊的,所有顧客都面對工作區排隊,看到工作人員的忙碌,意味著自己那杯很快出來,降低等待的焦慮感。

這種排隊局面,在家居店裡基本上看不到多少,限度也就是搞活動時,會排一下隊,但也不會持續太久。但從中有一個道理值得注意,那就是在細節處想辦法解決客戶的焦慮。

我們的家居客戶也有焦慮,而且不少,十幾萬、幾十萬的錢花進去,買回來的傢俱怎樣?裝修出來的房子怎麼樣?事先都不知道。怎麼解決他們的焦慮?

大材研究認為,把客戶的焦慮解決到位,讓客戶信任你的方案與服務,那麼事情也就差不多快成了。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免費出家居效果圖、質保期延長等辦法,都是在解決焦慮問題。

5、不趕人:即使你不買咖啡,在星巴克坐著,裡面的員工也不會來單獨提醒你買東西,不會趕人。來的就是客,現在不消費,但終究有消費的機會。

其實,我們的家居門店也不會趕人,但如果有顧客不買東西,銷售就會很著急,會變臉色,這樣就出問題了。

6、人性管理:將員工稱為“夥伴",從稱呼上讓每個人彼此尊重;提供規定的保險及補充保險;“星基金”員工互助計劃,公司投入資金支援,遇到難處的員工可申請。

推出“父母關愛計劃”,由公司全資給員工的父母購買重疾保險;員工可以提出建議,管理人員兩週內迴應;內部開設論壇,供員工探討。

7、團隊塑造:老闆霍華德•舒爾茨聘用比他更有經驗的主管人員,並且讓這種招聘文化在公司裡推行;全員持股計劃;零售一線的管理人員約90%從內部培養提升,並且有清晰可見的成長路徑。

成立星巴克大學,以及專為中國門店夥伴設計的“夥伴識天下”,有機會在其他城市及海外市場工作。

厲害的老闆,總是聘請比自己厲害的員工,來跟自己一起打市場,幫自己開疆拓土。

毫不誇張地說,各方面所需要的骨幹人才到位,還能在一套機制下形成合力,何愁大業不成。難就難在很多老闆沒有搭一個有前景的平臺,也沒有提供有吸引力的激勵空間,誰又願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