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產業發展趨勢 消費主力轉移、二次裝修新浪潮

築家屋 人氣:2.02W

  一文讀懂傢俱產業五大發展趨勢:1)城市化程序明顯加快,二、三線城市或將成為新的消費主力市場;2)傢俱將愈發往高階方向靠攏;3)住房銷售面積減少可能是好事;4)改善型住房也是傢俱企業的一大推力;5)二次裝修浪潮來襲。

  過去這半年間,市場的寒冬席捲了整個傢俱行業,在產能過剩與落後的背景下,傢俱行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內銷市場受到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的壓力;出口市場則面臨出口萎縮、人民幣升值、貿易戰的壓力;產業鏈的上游面對的是日益稀缺、價格持續上漲的原材料;下游銷售市場,面對著行業自身營銷手段不足大打價格戰的企業攪亂市場的情形;推行精裝房政策,不少裝修公司“跨界”銷售傢俱,分流了不少市場;同時,近日來地產受到巨集觀調控政策的影響,銷售成交率下降,也影響至傢俱銷售。

傢俱產業發展趨勢 消費主力轉移、二次裝修新浪潮

  但是“危機”二字,“危”字旁邊跟著“機”,這場寒冬或許只是讓傢俱企業從“魚龍混雜”邁向“去偽存真”的一次向死而生的考驗。

  那麼傢俱企業未來究竟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繼續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這些資料中看出來。

傢俱產業發展趨勢 消費主力轉移、二次裝修新浪潮 第2張

  1.城市化程序明顯加快,二、三線城市或將成為新的消費主力市場

  黨的十六大提出我國要在本世紀前20年內,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會促進各方面的社會需求,因而會為傢俱行業提供進一步發展的機遇。

  全國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000年的36.22%提高到2016年的57.35%,年均增長1.32個百分點。

  假設此增長速度不變,以2016年全國13.83億總人口數為基礎,則未來每年轉為城鎮居民的人口數至少有1826萬人,假設每戶3口人,則相應需要住房609 萬套。

  進入21世紀,我國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鎮化建設步伐。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程序,以便進一步拉動消費市場,擴大消費領域。

  的這一舉措,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的住宅建設,因而會使與住宅相關的行業得到發展。國務院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的需要,提出了住宅產業化,這一舉措將帶動與住宅配套幾萬種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產業化。

  由於住宅產業化的發展,住宅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為各類傢俱和配套產品提供了發展空間。

  2.傢俱將愈發往高階方向靠攏

  我具市場上中低檔傢俱品種繁多,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而傢俱還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國內生產傢俱的能力不足,從加工手段,工人技術水平以及原輔材料的供應都不能滿足生產傢俱的條件,國內銷售的傢俱很多是進口的。當前中傢俱的生產正在增長,質量差的低檔產品逐漸退居底線市場。

  而對於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中低端傢俱產品,尤其是低端傢俱,要麼擴大規模降低成本薄利多銷,要麼提高設計追求附加值,沒有第三條路可選擇。

  當前中國中產階級正在快速發展。而資料預測到2020年這部分主流中產消費群將接近半數,數量接近5億人(middle class即為中產階級,m是million,即為百萬)。

  高階傢俱是顯著受益於中產階級及以上群體崛起的高速增長市場。

  其中主要的驅動因素是中高收入家庭規模本身每年的迅速增長,而這個數字幾年來不斷擴大,高階傢俱在未來可能不再是少數有錢人才能消費的起的產品,廣大中產階級也可能成為高階傢俱的消費主力。

  有一個不太好的訊息是人口結婚率近幾年來持續走低。

傢俱產業發展趨勢 消費主力轉移、二次裝修新浪潮 第3張

  人口結婚率降低帶來直接的結果就是住房剛需的減少,不過對企業的影響恐怕要等到十幾年二十幾年後才會顯現出來,但是我們總要做好長遠的打算,如果新增住房少了那麼對傢俱的需求勢必也減少。

  進入2013年以來,中國結婚登記人數每年呈遞減狀態。 當前適婚主力軍為85後、90後人群,這一代多為獨生子女。

  隨著85後90後成為結婚的主力,我國辦理結婚登記的人數已經連續四年下降。據資料統計,2017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59.1萬對,比上年減少83.7萬對,同比下降7.3%。

  民政部公佈的一組資料顯示,2018年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

  如果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的高位428.2萬對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29.54%。

  但是人口增長會因為政策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而波動,因此這個資料我們就拿來參考參考。

  3.住房銷售面積減少,但這卻是一件好事?

  受政策影響,近幾個月住房銷售面積增速有所下降,房屋成交率勢必也呈下降趨勢。

  但是這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國政策力度持續加碼的環境下,炒房客、投機客有明顯退出房地產市場的現象,同時在剛需人群的住房需求以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給上,相關政策及時跟進,保證了剛需人群的購房、住房環境。

  但是銷售面積下降不是房地產不景氣的表現,資料表示 2018年1-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5886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46443億元,增長14.2%,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

  中國房地產業已經開始向房住不炒、租購併舉、政策配套等方向良好發展,人民住房的品質提升,勢必影響對傢俱的需求,這對傢俱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

  雖然整體住房成交率在下降,但在住房成交面積整體環境下降的大環境下,三線城市住房銷售面積卻持續領跑,其購房能力遠超於一二線城市

  綜合以上資料,在人們普遍不願生育的大環境下,我們卻發現一線城市開始出現與而、三線城市截然相反的現象: 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其中結婚率的5個省市分別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東,其結婚率分別為:0.45%、0.61%、0.61%、0.62%、0.63%。

  相比之下,結婚率的5個省份分別為貴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結婚率均在0.91%以上,而這些地區人均GDP都相對較低。結婚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相反的走向。

  一線城市開始出現不想生、不買房的狀態,而二、三線城市總體雖有降低,卻依然維持著較高的生育意願,其房屋面積銷售也在全國前列,或許三線城市不久後真將成為傢俱企業的主力消費市場。

傢俱產業發展趨勢 消費主力轉移、二次裝修新浪潮 第4張

  4.改善型住房也是傢俱企業的一大推力

  改善型換房可以理解為和剛需一樣——你的房子遲早要買,而未來人均可支配收入肯定是呈上升趨勢的,那麼改善型住房就成為了人們“必購品”。

  同時,政策全面開放“二胎”,普通的戶型不再適應人們的生活需求,人們對房屋的面積甚至是配套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改善型換房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當前中國人對住房的需求已經開始進入“品味”時代,未來的住宅追求的核心是一種舒適、愜意、品味的生活哲學,是一種城市新興生活方式。一線城市隨著人口比例的變化,改善型住房將逐漸進入蜜月期。

  5.二次裝修浪潮來襲

  我國房地產行業近幾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存量房屋的裝修翻修需求逐步增長,未來有望成為家居需求的主要驅動力。一線城市由於發展的比較早,其房屋建成時間到現在10年有餘,所以一線城市住房開始進入大規模“翻新期”。

  同時受到全國城鎮化程序的推動作用,全國住房翻新的數值可能比預估的要高出許多。

  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城鎮化的推進,品牌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2016年中國中高收入人群(年均可支配收入>20萬元)比例已達總人口的2.6%,預計至2030年這一比例將會提升至14.5%。

  隨著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家居行業的消費升級趨勢將越發明顯,終體現到品牌家居企業訂單量和客單價的提升,從而帶來收入的高增長。

  每一次的寒冬過後,總會留下那些有沉澱有實力的廠家。這一次的寒冬,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看清自己的定位與實力,清楚企業接下來需要幹些什麼、準備些什麼。

  經歷了寒冬的洗禮,淘汰了那些渾水摸魚的、經營有問題的無良企業,未來的市場將更加有序公平。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來源:傢俱產業,作者閆樹川)

  相關傢俱資訊閱讀:

陷“同質化”泥沼 傢俱產業如何掙脫

傢俱擺設不容小覷 10款搭配裝出北歐風

2017傢俱產業面臨大機遇!

被騙好多年!“零甲醛”的傢俱根本不存在

未來室內裝修傢俱設計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