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家電製造業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築家屋 人氣:9.61K

8月11日,央視財經頻道訪談欄目《對話》打造的“中國產業地標”系列節目正式推出。首期節目走進“中國家電之都”佛山。該節目播出後引起熱烈反響,關於中電“中年危機”、企業自我變革、智慧製造等話題持續發酵。近日,南方日報邀請企業家代表和媒體人,展開一場圓桌對話,進一步探討佛山製造轉型升級的奧祕。

佛山家電製造業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林東雲 羊建溶 羅湛賢 趙越

■嘉賓

樑昭賢 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張旗康 蒙娜麗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陳洪波 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龍建剛 佛山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緊跟趨勢變化,勇於自我革新

南方日報:中電的“中年危機”是近年的熱議話題,您認為“中年危機”的本質是什麼?對於面臨自我革新的企業,應該如何限度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呢?

樑昭賢:實際上,品牌是可以永葆青春的。以格蘭仕所在的家電行業為例,家電是現代家庭幸福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只要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跟上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品牌的活力將得到保持。但是,經營企業,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自我革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一種驅動力。

往往,外部挑戰越大、危機越大,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越足。比如在上世紀90年代末,格蘭仕微波爐剛剛興起的時候,當時微波爐的心臟部件磁控管的技術還掌握在外國品牌企業手裡。格蘭仕被部分國際同行“卡脖子”的遭遇,讓我下定決心,“砸鍋賣鐵”也要自主研發微波爐磁控管技術。終,格蘭仕用5年時間突破磁控管技術,把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裡。

作為一個企業的決策者,我認為重要的是會“看天氣”,按市場規律辦事,要以使用者和消費者為中心,起點和終點都是使用者;其次是要“接地氣”,一定要跟所有的合作伙伴、商家、市場、賣場、使用者保持積極交流;第三要“聚人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夠迎接新的挑戰,跟上時代的步伐。

張旗康: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產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如果沒有明顯的躍升,就會出現方向感的茫然,出現壓力和危機。危機不僅出現在家電行業,大部分的傳統行業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蒙娜麗莎很早就意識到環保治理的重要性,我們當時沒有去追求產能規模,而是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另外,我們堅持自主研發創新,陶瓷薄板就是在產品結構性創新方面的成就。這一點蒙娜麗莎跟美的非常相似,美的是即便減少銷售額也要砍掉中低端產品線,蒙娜麗莎早些時候傳統瓷磚也賣得很好,但是依然堅持做減量化薄型化,推出大規格陶瓷薄板。

企業在順風順水的時候,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同時,夯實經營基礎,保證“造血”能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做決策的時候減少失誤,並且在戰略落地的時候更加大膽去實施,真正轉危為機。

陳洪波:當下,製造業所依賴的技術、工藝和手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新技術開始服務傳統制造業。面對變化,有競爭力的、有前瞻性的企業早已開始轉型,而那些還沒有轉型的企業則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同時,市場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技術和需求的變化壓力之下就有了“中年危機”。

對於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把製造的工藝技術水平提升上去。轉型升級其實是兩個層面的,一是產品的轉型升級,二是企業的製造轉型升級。要做滿足客戶需求的好的產品,就不能延用老一套的製造工藝和技術,甚至老一套的生產線。

企業要思考如何跟著需求變化而變化。不要因為現在還在賺錢,就不去改變,應該敏銳地感覺到客戶需求變了、生產方式變了,並且勇敢地去迎合這些變化。

龍建剛:“中年危機”對佛山製造來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經過40多年來的努力,我們為國人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如今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佛山製造需要來一場質量革命,並且質量革命正在發生。第二,在佛山製造的諸多產品中,佛山家電是離世界近的產業。我們一開始是學別人,目標和路徑都很清晰。現在我們從跟跑到了並跑甚至領跑的階段,很多決策需要自己去做,很多技術需要自己研發,前方已經沒有老師了,所以會出現方向性的茫然感。

以前,佛山企業家的優勢在於“埋頭拉車”,勤奮務實;現在要擺脫危機,企業家要“登高望遠”,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大的視野來謀劃、部署這場自我變革。

突破核心技術,深挖製造業潛力

南方日報:不僅產業和企業面臨著“中年危機”,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佛山也正面臨著挑戰與衝擊。佛山如何在保證現有製造業優勢的情況下,開拓新領域?您認為佛山應該發展哪些新領域?

龍建剛:培養一個產業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傳統制造是佛山的家底,佛山步是要固本強基,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是我們的競爭力;第二個才是新產業的引進,產業引進要有關聯度。我們有完備的產業體系,應該繼續強化。佛山是人居產業,是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基礎條件的產業,任何時候都有需求。

張旗康:在談新產業的時候,不要忽視了現有的工業基礎,應該讓傳統產業通過自我革新,煥發出新活力。汽車產業已經有100多年曆史了,從過去靠燃料驅動,到現在的全電動汽車,汽車這個傳統產業在不斷創新,電動汽車已經屬於新領域,但是汽車本身也屬於傳統產業。陶瓷也一樣,事實上,現在陶瓷產業裡也有極具科技含量的領域,比如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裡面的絕緣材料,使用了大量的精細陶瓷。還有可以用於醫學領域的生物陶瓷等。所以有很多傳統產業,通過轉型升級、優化升級,可以進入新的領域。

樑昭賢:佛山強在製造業,未來也應當進一步做大做強制造業。基於現有優勢基礎上,佛山製造業,特別是家電企業可以通過智慧製造突出已有的工業能力、生產力水平,通過智慧家居打造新的服務水平、繁榮家電生態能力。格蘭仕正在努力融合工業化、資訊化、數字化,不斷超越自我,滿足並超越消費者期望。

陳洪波:我們要不斷地在技術上積累、打造我們的民族品牌,打造中國特色的智慧製造生產線和生產模式,通過裝備生產力的提升,豐富我們的物質和產品。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是站穩陣地,不要因為某個產業有漲有跌,就隨意改變方向。與利潤相比,我們更要認同的是價值。

夯實產業配套和營商環境優勢

南方日報:世界製造目前呈現出“三明治”形態,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逐漸失去。在製造業內移外遷的趨勢下,您認為目前佛山吸引企業的優勢是什麼?佛山製造可以為中國製造提供怎樣的經驗?

張旗康:我認為佛山是一個沒有太多資源優勢的地方,能發展成為工業製造大市,政商環境優勢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改革開放40多年,佛山形成了多個產業叢集,這也是在其他地方難以複製的。以陶瓷為例,全世界像佛山陶瓷產業配套這麼完備的地方非常罕見。企業轉移到外地,表面看有物流成本、資源採購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但是如果產業配套不具備,這些優勢會被抵消掉。比如壓機的某個關鍵配件壞了,在佛山可能1個小時之內就能解決,在其他地方,可能要耗費很長時間。一汽大眾也是在全中國選址,為什麼終落戶在佛山南海?無非也是看中佛山的政商環境和產業叢集配套。

28年前我來到佛山,至今只待過南莊鎮和西樵鎮兩個鎮。我的感觸是,我從來都不需要買任何東西送人,以保證我的工作不丟失。小小的一個鎮,就能反映整個佛山的一種政商環境。做領導的做好本分工作,做好服務工作,做企業的就沒有後顧之憂。

樑昭賢:正如市委書記魯毅提到,佛山有300萬的產業工人,這支撐起了各大產業的龍頭企業和上下游產業鏈,意味著佛山在產業配套上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家電企業,企業能夠在這裡完成從原材料加工到整機組裝的所有環節,走出門口就已經是國際化的產業協作,這是佛山的重大優勢之一。

龍建剛:世界製造大國在崛起中都面臨過這個問題,這是無法迴避的。佛山的優勢在於,,我們的產業體系非常完備,別的城市很難取代的;第二,佛山有大量的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積累的財富,還有開拓進取的企業家,有國內的營商環境。不少企業轉移到外地又回來了,據我瞭解,正是因為佛山完備的配套體系和營商環境。

陳洪波:佛山在智慧製造上佈局比較早,所以現在有很多新技術、新裝備。我認為,佛山現在的優勢已經不是佛山傳統產業的優勢,而是佛山近幾年來跑在前列、轉型升級所形成的智慧製造產業優勢。為什麼《對話》欄目會來到佛山,其實也是看到了佛山在智慧製造方面的成功,比如說本土企業嘉騰機器人,我們已經做了14年,14年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幹出來的。嘉騰機器人每年產出幾千臺產品,以後甚至能達到每年1萬臺,試想一下,1萬臺機器人變成生產力,24小時源源不斷地生產,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這裡面可以給我們多麼大的想象空間。

探索智慧製造下的產業融合

南方日報:在央視《對話》欄目中屢次提到“智慧製造”,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著從製造邁向智造的巨大變革。在這一輪變革中,誰能搶佔先機,誰就有希望成為行業的未來引領者。目前部分大企業已經開始應用智慧製造,接下來智慧製造如何進一步發展和普及,大規模普及將給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和機遇?

陳洪波:智慧製造進一步的發展和普及,首先帶來的影響是無人工廠或少人工廠的誕生以及人與機械互動的增加。這意味著可以實現定製化生產,並且生產效率不斷提高,成本不斷降低,競爭力越來越強。事實上,這就是一次嶄新的工業革命,不止佛山和中國,全世界都在搶智慧製造的“頭啖湯”。

要做好智慧製造的發展和普及,是要專注,第二是要做越來越有競爭力的產品,第三是做好產品、產業的融合和應用。第三點尤為重要,不同產業之間要去融合和應用。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產品的智慧化水平。

樑昭賢:智慧製造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格蘭仕今年的主攻方向就包括智慧化和IoT多元化成熟應用。我們正通過技術創新驅動、效率驅動、管理驅動,加快從傳統制造向數字科技型企業轉型。

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一方面在智慧製造基礎上促進工業化、資訊化深度融合,推進大規模定製,全面響應世界各地使用者的不同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以Galanz+智慧家居平臺統籌全產業鏈製造場景和全球使用者生活場景,實現使用者資料資訊可連線,讓使用者和企業建立更加緊密的連線,讓使用者與品牌、產品形成可持續的價值閉環。

龍建剛:智慧製造是技術發展的潮流,是佛山轉型升級的一個基本的手段和方式。我們前進的目標就是智慧製造,定了這個目標以後,組織資源,向這個目標前進。大企業已經在智慧製造,現在是小企業如何跟上的問題,小企業要考慮大問題了。大家都知道德國有很多大企業,但是德國製造的中流砥柱還是中小企業,和我們佛山很相似,這些中小企業裡很多隱形,引領著技術潮流。我們現在就需要小企業考慮大問題,要做到、世界。

張旗康:以佛山製造為代表的中國製造,發展到,應該勇於做出更多的探索。只有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才有良好的基礎。佛山製造應該在核心技術領域尋找突破。我們很欣慰地看到,佛山把華數這樣的機器人公司引進來,為佛山的智慧製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一個華數還不夠,還要更多的“華數”,形成一個機器人制造的中心。擁有了機器人制造的能力後,佛山製造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享受先進裝置替代舊裝置的紅利,提高人均效率。未來,有限的人力資源將用在關鍵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