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之下 家居企業打響環保突圍戰

築家屋 人氣:8.14K

進入2017年,北京、深圳等地制定的家居行業環保標準陸續進入“收緊”階段,家居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一些大型家居建材企業被“亮黃燈”,作為環保重點監控物件。另一方面,部分地區的中小企業甚至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要麼停產,要麼退出本地市場,另謀出路。家居企業已然進入了艱難的突圍期。在環保調控不斷加碼的情況下,家居企業該如何立足完成行業突圍?

霧霾之下 家居企業打響環保突圍戰

中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各類環保標準的制定、環保政策的出臺,會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門檻,淘汰掉一部分不具備環保生產能力的企業。但從大的範圍來講,2017年家居行業依然是挑戰與機遇並存。

家居行業遭遇寒冬

2016年對於家居企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年初,藉著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的東風,家居市場被一片唱好。之後,隨著各地加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年初剛需增長的優勢逐漸褪去。而此時的家居企業“禍不單行”,面臨著停產限產、環保重點監控、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一系列問題,部分企業提前放假,甚至開始謀劃“新出路”。

經歷了2016年上半年的小高峰之後,家居行業開始遭遇寒冬。對於這場寒冬,體會深的,應屬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企業。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工業分預案(2016年版)》,北京市今年共有170家企業被納入市級製造業企業停產限產名單。加上各區確定的停產限產名單,在2016年12月份的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中,北京市共有1200多家企業啟動停產限產。一大批家居製造業被列入其中。

“車間貼了封條,露天存放的材料全部歸入庫房,運輸車輛也都封存了起來。”排在這份停產限產名單位的是北京市博亮木業有限公司,該公司一名陸姓經理告訴記者,僅2016年11~12月份,公司就停產了4次。自元旦以來,北京市保持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目前公司仍處於停產狀態。受此影響,生產訂單不得不往後順延,加上霧霾天氣下物流受阻,已經完成的訂單也很難送出去。

而對於朝陽區的北京皇家現代傢俱有限公司來說,情況似乎更不樂觀。該公司值班室人員告訴記者,因為不能生產,從元旦開始,公司已經提前放假了,預計到今年2月中旬才能開工。

家居行業的這場寒冬,不僅在華北地區上演,還波及了華南、西南等地。在廣東省,從2016年11月份開始的“環保風暴”至今沒有停息。在“環保風暴”的影響下,大批環保不達標企業被要求整改、停產,主要責任人被刑拘,其中不少為傢俱、陶瓷和五金製品等家居建材企業。

朱長嶺認為,廣東省這次“環保風暴”說明,家居行業的環保問題已經馬虎不得,也在下大力氣整治環境問題。家居企業應該認識到,環保門檻在不斷提高,不具備環保生產能力的企業將會被淘汰。

而成都市為了緩解空氣汙染,於2016年12月公佈了78個“廢氣汙染源重點監控企業”名單,成都市雙虎實業有限公司、全友傢俬有限公司、成都市明珠傢俱(集團)有限公司等傢俱企業,以及立邦塗料(成都)有限公司、四川嘉寶莉塗料有限公司等塗料企業均被列入其中。行業內的知名企業被“亮黃牌”,也預示著家居企業突圍期的到來。

除了直接的汙染物排放問題,今年家居企業還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運輸成本增加等考驗,可謂雪上加霜。朱長嶺認為,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增加,是各種因素綜合而產生的聯動效果,但很大程度上還是歸結於環保問題。以運輸成本為例,受霧霾天氣影響,一些地區實行汽車單雙號限行,這就導致運輸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企業被迫突圍

隨著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各方對環保也越來越重視。一些地區陸續制定出地方性的技術標準,提高環保門檻,推動家居行業進行環保升級和改造,以環保倒逼行業洗牌。如今,家居行業的“環保突圍戰”已經打響。

在環保升級和改造過程中,“油改水”是近年來家居行業的熱議話題。根據中國塗料工業協會公佈的資料,中國塗料塗裝業每年向大氣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總量約計430萬噸,其中油性漆佔比約為98%,水性漆佔比約為2%。2016年6月14日,水性漆正式被《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除名”,即水性塗料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將不被列為危險廢物。水性漆的環保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北京市環保局網站釋出的資訊顯示,VOC是北京大氣中的重要汙染物,也是生成PM2.5的重要前體物之一。為此,北京市通過提高行業汙染物排放門檻、利用經濟槓桿給予獎勵等措施,推行“油改水”,並藉此促進家居製造業在北京市場的調整退出。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水性漆的推廣並不容易。一方面,“油改水”並不是簡單地把油性塗料換成水性塗料,而是整個生產流程的改造,成本不菲。另一方面,水性漆的耐用效能不如油性漆。因此,面對北京等地出臺的新環保標準,不少企業更願意選擇搬遷廠房,只有極少部分大型企業能夠繼續保留。

前述北京市博亮木業有限公司的陸姓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基本確定了要搬遷廠房。“全國一盤棋,不管搬到哪裡,如果環保不達標,遲早還是面臨同樣的命運。”陸經理表示,為了避免再次被要求停產限產,公司在決定搬離北京的同時,已經完成了“油改水”改造。

事實上,除了北京,深圳在提升家居行業環保要求方面也有新動作。2016年11月份,深圳市釋出了《傢俱成品及原輔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該規範適用於深圳市場上銷售、生產的傢俱成品和銷售、使用的傢俱原輔材料。按照規定,從2017年5月1日起,深圳傢俱行業統一參考水性木器塗料的強制性標準要求,正式實施“禁止使用溶劑型塗料”。

中居建材裝飾協會祕書長鬍中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相關政策的出臺,對於家居企業來說,不僅是引起行業洗牌這麼簡單,甚至會帶來行業變革。他預測,在未來的3~5年之內,禁用溶劑型油漆的政策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面對這一趨勢,家居企業要想生存下來,要麼進行“油改水”,使用環保水性漆;要麼改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提高環保生產的能力。而這一過程勢必會淘汰一批不具備環保生產能力的家居企業。

面對環保問題倒逼行業洗牌,家居企業在突圍時會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朱長嶺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家居行業面臨著經濟增速下行、環保門檻提高、產業調整升級等壓力,但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市化建設的發展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家居市場的剛性需求還在增長。加上80後、90後逐漸成為家居市場消費主體,整個行業的消費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後的發展中,家居企業除了提高環保生產能力,按照《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的要求努力改進裝置,還應根據消費者需要,改進銷售模式,比如電商銷售。此外,還可以與房地產商合作,進行房屋精裝修,配合住建部門推進建立我國住宅部品體系。(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