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公房改造後煥然一新 居民實現了安居夢

築家屋 人氣:5.69K

青瓦白牆的房屋在陽光下靜靜佇立,爬山虎攀附在圍牆上隨風擺動,抱鼓石靜臥在古色古香的屋門口……這不是風景區的場景,而是芙蓉區白果園觀音井巷的一角。

老舊公房改造後煥然一新 居民實現了安居夢

繁華都市之間,分佈著一棟棟歷史悠久的公房。在這些老房子中,居住著許多老長沙人,通過有機更新,他們告別危舊房屋,實現了安居夢。

很難想象,現在看起來整潔美麗的“洋房”在一年之前還是一棟棟危房,陳舊老化,空間擁擠,雜物成堆,如廁洗澡不便。

“以前這裡的生活條件實在惡劣,你們根本想象不到。”住在觀音井巷40號的“老長沙”陳裕全告訴記者,之前家裡的廚房是自己在巷子裡搭的棚子,上廁所要到100米外的公共衛生間

陳裕全從六七歲起就在這裡生活,到現在已有60多年。2019年8月,長房集團開始對觀音井巷的幾棟公房實施有機更新改造。同年10月,這棟始建於1948年的老公房迎來新生,陳爹爹和鄰居們搬回了煥然一新的家。

經過兩個多月的有機更新,老房變了模樣。

居住設施變完善了。按照市區規劃,在保留房屋原有格局的前提下,老房的安全隱患得以消除,原來的磚木結構變身磚混結構,每家都有了獨立的廚房、衛生間。

公共空間變美了。一樓的小院和屋頂的天台,是觀音井巷40號的主要公共空間。公房改造後,公共空間的雜物不見了,小院變寬敞了,陳家和同住的楊家在門口放置了一張圓桌,閒時兩家人坐在小院裡喝茶聊天,樓頂天台也得到有效利用。

“我們利用天台晾晒衣服,這樣就不用把衣服晾到街上了,合理利用空間的同時也改善了老街的風貌。”陳爹爹說,他們還打算在天台上種菜、種花,“想想真是美極了”。

居民的心情變好了。陳裕全一家在這裡生活了60多年,和鄰居們關係都非常好,尤其是和隔壁老楊家,可以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老房子改造了,生活條件變好了,鄰居還是之前的老街坊、老熟人,心情都變舒暢了。”陳爹爹說,以前兒女們老是勸他搬出去住,現在他打算在這裡安心養老。

隨著有機更新工作的推進,老公房面貌煥然一新,更令人感動的是,這些老房子和老長沙的原住民就像“活文物”,把歷史和時光都留在了繁華的都市之中。

有機更新改變了白果園的樣貌,也讓生活在這裡的老長沙人有了更美好的生活。觀音井巷40號的變化,見證著有機更新的進展,也生動地闡釋著這個重要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如今,類似的有機更新還在長沙繼續。今年長房集團將啟動8個片區、485棟約8.1萬平方米直管公房有機更新,潮宗街、瀏正街、西長街等老街巷、老公房的有機更新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毗鄰觀音井巷40號的35號最近剛完工並通過驗收,6戶居民正準備搬入新家,迎接屬於自己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