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前:室內設計應該兼顧美觀與科技元素

築家屋 人氣:8.72K

設計師本身來說就會偏感性,本期設計師尤為體現的明顯,儘管沒有見過面,我也能從言辭話語中感受到他對這個行業的熱愛,設計師說要把個人的思想和情感融入設計中,因為只有在作品中注入了文化和思想,這個作品才是有靈性有內涵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活”的作品。

夏前:室內設計應該兼顧美觀與科技元素

瞭解到您是從國小開始接觸書法和畫畫,是受家庭的影響嗎?

出身在文人墨客之家的我,當然受到了家庭氛圍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來自於自身對繪畫書法的熱愛,因為他們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每個人的書畫都是的,每次都會呈現出新鮮感,神奇書畫的神奇所在就是書法與繪畫的巧妙結合,是藝術、文化、趣味和欣賞的特殊聯絡,給人一種神奇美的藝術享受。

您是80後,可是已經有14年的從業經驗,那您接觸設計的時間非常早啊。

也許是註定此生為設計而生,所以從同濟大學畢業後就義無反顧的踏入了設計行業,從酒店、醫院、辦公大樓到別墅、店面、公寓。從建築院到總監再到自己創業。一路走來,縱然人生如水,青春似花;縱然清風不吹,梧桐不落;縱然生命中會有磕磕絆絆;縱然會嚐到淚水的鹹,也會嚐到笑容的甜。

在15年成立了井愫設計,為什麼會把公司名稱取為井愫?

在過去人人家門口都有一口井,井象徵著家,而愫則是真誠的心的意思,取名井愫則意為用真誠的心對待設計。我相信真心誠意的做好設計是我們設計師的職業操守,也是我們井愫人的職責。

那您對於公司的定位與規劃是什麼呢?

獨立創業,以設計作品為主,注重客戶體驗和設計美感。我就是創始人兼老闆,同時也是設計總監。 其實是這樣的,中國的一些民營企業,很多時候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一味想把企業做大做強然後上市。在歐洲沒有大型的設計公司,歐洲和美國更多的是一些設計工作室,我們聽到更多的國外的設計師,不是說他的多大的設計公司,而是這個設計師的知名度。我接觸很多義大利、法國、美國的設計師,他們的團隊也就十幾個人,他們講究的不是做大做強,而是做小做精,但是他們的服務是面向全世界,而且產值不比上市公司的低。所以,我覺得有些中國人在公司型別上,多少會有一些誤區,有一些觀念需要改變。

今年也是您從事的第十五個年頭,每個客戶個性都不同,如何在設計中要做好服務和區別差異?

其實每個人的設計需求不同,都有各自的目的,所以善於聆聽他們的需求和接觸他們的生活習性,通過一段時間的聊天和接觸,分析出來真正適合他們的方式方法去設計,才是能真正因人而異的設計他們所需要的空間,而不是他們要什麼我們給什麼,設計師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就需要拿出專業的意見,否則也得不到客戶的尊重。

您覺得在您的設計如何去做到靈性和內涵?

設計中的靈性和內涵,需要設計師對整個空間的充分了解,以及對設計充滿著愛,用愛去把每個空間美化出燦爛的模樣,只有熱愛設計熱愛生活的設計才能讓作品有靈性和內涵。因為設計作品是設計師自身的潛在的縮影。

作為設計師您對於家的定義是什麼?

家在每個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一個定義。家是什麼?是自己可以休憩養心的港灣,是有親人圍繞,是香氣四溢的飯菜可口的湯,是遮風擋雨可以避寒清涼的地方。家,太多太多的定義。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大門,大門一開一關就可以讓人想到許多故事,家裡的燈火亮了滅了也在演繹著溫馨和律動。而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溫馨安靜舒適的名詞,也許不需要過多的裝飾,過多的東西,適當適合,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靜靜的泡上一壺茶也能安靜的坐上一下午。

現在很多個性定製化掀起熱潮,這個的整體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的定製化營銷是應消費者對消費個性的追求而產生的。定製化服務帶給消費者的是個性的感受,“結果是沒有哪兩個人能夠得到完全相同的體驗”。因此這是一種量身打造,有需有供的活動,它不會出現生產過剩,也不會出現需求抱怨,進而保證經濟執行的平衡與穩定。 但是個性定製化的產生也讓更多製造業瀕臨倒閉轉型,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有時候為了一個定製可以浪費更多更多的資源而成就一個全新的定製物出現,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沒必要的。這和發明創造不同,而是因為特殊的需求純在。而且對於質量的把控是非常難的。由於沒有標準去評判它,所以有可能造成高需求低質量。合理的把控定製,也是需要我們慢慢摸索的一條路。就像機械手錶一樣,我裡面的機芯不能動,而外表可以選擇定製,這是人們對美的需求,但是連機芯都動了,那麼這還叫機械手錶嗎,所以定製也需要適度,不能動其根本;合理需求是對美的追求,而不合理的需求就是在無理取鬧了。

設計師算是高壓職業了,您工作之外會選擇何種方式去放鬆自己呢?

旅遊,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是因為行業關係,設計師的旅遊一般都集中在過年階段,有充足的時間,不用擔心設計和工地問題。多跑多看多想,也是我們旅行中充電的時刻。而工作中的放鬆,我更願意讓生活和工作融合,因為設計師的工作更需要貼近生活,只有嘗試更多的生活方式,才能指引更多人的生活態度。比如吃飯,一頓環境舒適,美食誘人的晚飯也是一種舒適的放鬆,調節壓力的適合的方式。(來源:設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