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傢俱設計的趨勢-意式實用迴歸

築家屋 人氣:3.05W

      1月中旬的科隆傢俱展上,設計評論撰稿人弗蘭克·瑞哈特發現了未來歐洲傢俱設計為有趣的趨勢。

歐洲傢俱設計的趨勢-意式實用迴歸

科隆大教堂工整的結構和一絲不苟的建造工藝,將德國人嚴謹、務實的處事風格展露無遺。然而,教堂一旁的霍亨索倫橋上,每天都有從各地趕來的情侶,在橋欄掛上同心鎖,把鑰匙丟入滾滾的萊茵河水,立下永絕愛情退路的浪漫誓言。

真正的科隆並非多數人臆想的那樣刻板,每年1月中旬在科隆舉行的傢俱展(Imm Cologne)也是如此。

“看設計去米蘭,做生意來科隆”。在人們的印象中,米蘭傢俱展是設計師扎堆的地方,而科隆傢俱展則以嚴謹、務實著稱。參觀者中更多的是洽談業務的製造商,以及迫切希望發掘潛力股的代理商。“光是做生意,不看設計,那就錯過了科隆傢俱展精彩的部分。”德國設計評論撰稿人弗蘭克·瑞哈特(Frank A. Reinhardt)在接受《財經日報》採訪時竭力撇清成見。“這就好比,你只聽說過科隆大教堂,卻沒能親自去霍亨索倫橋走一走。”

在今年的科隆傢俱展上,弗蘭克擔任了“設計亮點”的評審。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從海量參展產品之中挑選出吸引眼球的設計。“科隆對於傢俱行業的風向標意義比米蘭更明確。關於設計趨勢的一些資訊,在躁動的米蘭很可能會被遮蔽,但在科隆冷靜的商業氛圍中卻被放大了。”

今年的科隆展上,弗蘭克發現了未來歐洲傢俱設計為有趣的趨勢——“風格錯位”。“義大利和德國設計師與品牌彷彿在默契地進行角色互換的遊戲。”以浪漫創意和誇張造型起家的義大利品牌,放下了高傲的身段,向著德國人所崇尚的務實邁進。反倒是深受包豪斯“功能重於形式”理念影響的德國品牌和設計師,卻出人意料地甩掉了實用主義的包袱。

意式實用迴歸

“放棄繁複的線條,把傢俱設計當作解決居家問題的方式,這才是義大利現代設計的正確道路。”以“性感設計”成名的義大利建築師皮埃爾·裡梭尼(Piero Lissoni),為義大利品牌Kartell 設計Zooom鑄鋁桌几時,用到的線條就是直線。“它不能裝點你的空間,因為它只是一張案几。”按照皮埃爾的想法,正因為沒有義大利設計師慣用的蜿蜒曲線和弧度,Zooom作為桌几的純粹功能才能被徹底釋放出來。對於Kartell來說,起用犀利的皮埃爾·裡梭尼,並不是次冒險。“從兩三年之前,我們決定把產品的功能提到首位,為義大利設計做了一系列‘減法’。”Kartell媒體發言人查拉·桑尼說。

之前,Kartell曾與“設計鬼才”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女設計師帕奇希婭·奧奇拉(Patricia Urquiola)合作,製造出一批具有複雜結構和動感曲線的座椅,幾乎每一款產品的銷量都超出了預期。不過,為了讓產品向實用主義靠攏,Kartell在2010年找到了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當時,吉岡德仁的“新透明”設計在業界風頭正勁。所謂“新透明”,就是利用亞克力、塑料玻璃等透明材質,儘可能隱去物體本身的造型,從而突出物體作為某種功能的載體的存在意義。從這個層面來看,吉岡德仁的設計觀念與皮埃爾相仿。正是在那一年,吉岡德仁用“新透明”理念,為Kartell打造了“看不見的桌几”(Invisible Table),一條新的設計道路在義大利傢俱製造商面前顯露了端倪。

義大利當代傢俱知名品牌B&B,雖然沒有像Kartell在短短兩三年內來個設計風格“急轉彎”,但他們今年在科隆傢俱佈置的展品,也隱約透露出類似的訊號。B&B推出的戶外坐具Canasta系列,是早年奧奇拉設計的Canasta坐具的升級版。比起用聚酯粉末塗層仿造皮革質感凸顯產品格調的做法,以藤條編織的升級版Canasta,能讓客戶與自然更加親密。B&B 品牌媒體聯絡人芭芭拉·卡拉熱託這樣形容暗藏在兩者間的本質區別:“升級版的Canasta系列比之前平易近人了很多,但很多客戶更傾向於購買新款,他們認為升級版的戶外傢俱功能更加明確。”

另一個具有風向標意義的義大利當代傢俱Poliform,向來精於製造櫃體傢俱,近年來卻對人體工程學萌發了興趣。很難想象,這個習慣利用皮革等軟體材料曲直不明的曖昧線條製造意式風情的品牌,會請來擅長人體工學的設計師琴·馬林·馬薩(Jean-Marie Massaud)。Poliform讓馬薩像製造工業產品一樣,在Ventura Lounge沙發椅上明晰地描繪出人體的輪廓。如果不是沙發椅表面還保留了Poliform工匠精細針腳和鑲邊,外行人很可能將它與工業流水線出品的新式辦公椅子混為一談。“迴歸科隆傢俱展後,我們一直在思考著加強坐具功能性問題。”Poliform市場部負責人加伊亞·斯皮納裡說,這個在米蘭傢俱展上作風相當高調的品牌,之前離開科隆傢俱展,已經有十年的時間。“經濟走向不明,對於義大利高階傢俱行業有很大的影響。整個行業都在反思多年來的設計風格,追求造型的設計遇到了瓶頸,這是毋庸置疑的。迴歸科隆展,順應市場的腳步,加重實用主義的元素,是很多義大利當代傢俱品牌都在努力進行的事情。”

德式幽默逆襲

浪漫的義大利品牌出於各種考慮日漸內斂,相反,嚴謹的德國品牌卻日趨顯露出叛逆和幽默的特質。藝術家度·艾利克斯·凡·伊克賽爾(duo Axel van Exel)與設計師瑪麗安·奈倫特(Marian Neulant)仿照3.5英寸軟盤的尺寸比例聯手打造的不鏽鋼茶几,就是展會上這種潮流的代表作品。艾利克斯自謙道:“我們都是懷舊的人,只想通過小小的幽默設計,讓被時代遺忘的東西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之中。”

與此同時,德國紅點獎的評委們,也在有意無意地鼓勵年輕設計師進行各種新的嘗試。德國新銳設計師塞巴斯蒂安·漢克(Sebastian Herkner)就嚐到了其中的甜頭,他為Classicon設計的“沙漏桌几”(Bell Side Table),就玩了一把顛覆傳統的樂趣。“普通的茶几通常是把玻璃放在上面,以金屬材質作為底座。我做的事情就是把兩者顛倒一下。”這個讓玻璃充當底座,以金屬作為桌面的“沙漏桌几”,不僅是本屆科隆傢俱展上的焦點產品之一,也為“80後”塞巴斯蒂安贏來了他設計生涯中個紅點獎。

在這種大環境下,設計師亞歷山大·奈特西姆(Alexander Nettesheim)為Bretz一手打造了更具顛覆性的“孔子沙發”(Confucius Sofa)。在宣佈這款沙發獲得了今年科隆展的“革新設計大獎”時,弗蘭克將其形容為力圖摘掉德國人“古板大帽子”的野心之作。

對東方文化充滿好奇心的亞歷山大,在瞭解漢字“人”的筆畫之間相互依存的結構,靈光一現,找出了打破沙發基本格局的捷徑。他讓沙發扶手、靠背、坐墊彼此穿插,形成相互依靠的力學關係。“這是一款充滿哲學思考和幽默感的設計。”Bretz創意總監卡羅琳·凡博(Carolin Fieber)說,除了為尋找合理的傾斜度費了一點苦心之外,整個設計過程笑點不斷。而在科隆展開幕之前,亞歷山大·奈特西姆已經通過Facebook和設計網站等渠道提前“劇透”。“很多人在網上留言,都不相信這是一個德國品牌的作品。”不光是結構,在沙發表面材質和色彩的運用上,“孔子沙發”一次性集齊了天鵝絨、明黃色、豹紋、斑馬紋等妍豔、醒目至極的元素。這比Versace傢俱以“滿目金黃”奪人眼球的做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事實上,不僅是德國本土品牌,這種德式幽默逆襲也影響了鄰國的設計潮流。瑞士家族品牌Artanova在科隆展上推出的新品,是一款名為Kronos的黑色雙人沙發。Kronos乍看不起眼,但通過移動兩塊靠背位置,沙發上的兩人坐姿和交流狀態就會隨之改變。“肩並肩、面對面,或者乾脆裝作視而不見,看看沙發靠背的位置,你就能猜出二人的情感狀態。”而之前,Artanova還在著力追求沙發的舒適度,大多數產品顯得中規中矩。女斯蒂芬妮·赫斯特說:“Kronos是我們帶給科隆的一個幽默小品,一個小小的玩笑。因為我們的展位離德國本土品牌太近了。”這位金髮碧眼的瑞士美女表示,在展會結束之後,她也會去霍亨索倫橋上為家族掛上一長串幸福的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