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六安瓜片的由來

築家屋 人氣:3.1W

  六安瓜片簡稱瓜片、片茶等,為綠茶特種茶類,中華傳統歷史名茶,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唐稱“廬州六安茶”,明始稱“六安瓜片”,清為朝廷貢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六安瓜片的由來吧!

【圖】六安瓜片的由來

六安瓜片產地分佈

六安瓜片產於六安市裕安區以及金寨、霍山兩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分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內山瓜片產地為金寨縣的齊山村(黃石衝)響洪甸、鮮花嶺、龔店,裕安區以獨山,雙峰、龍門衝、石婆店鎮三岔村、沙家灣村,霍山縣的諸佛庵一帶。外山瓜片產地為六安市裕安區的石板衝、石婆店街道半徑5公里範圍、獅子崗、駱家庵一帶。

【圖】六安瓜片的由來 第2張

六安瓜片的歷史發展

六安瓜片茶誕生於“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華。根據六安史志記載和清代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所列名品,民間傳說於清代中葉從“六安茶”中的“齊山雲霧”演變而來,當地人流傳“齊山雲霧,東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達金盆照月、北連水晶庵”的說法。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資格每月享受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輩革命家對六安瓜片多有情鍾,一代偉人周恩來與葉挺將軍曾有一段與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緣。建國後,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軍委作為特貢茶。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博士訪華,六安瓜片被作為國品禮茶饋贈,促進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被傳為佳話,不愧為六安人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圖】六安瓜片的由來 第3張

六安瓜片的歷史由來

1、由來一:1905年前後,六安茶行一評茶師,從收購的綠大茶中揀取嫩葉,剔除梗樸,作為新產品應市,獲得成功。資訊不脛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聞風而動,僱用茶工,如法採製,並起名“封翅”(意為峰翅)。此舉又啟發了當地一家茶行,在齊頭山的後衝,把採回的鮮葉剔除梗芽,並將嫩葉、老葉分開炒制,結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見絀。於是附近茶農競相學習,紛紛仿製。這種片狀茶葉形似葵花籽,逐稱“瓜子片”,以後即叫成了“瓜片”。

2、由來二:麻埠附近的祝家樓財主,與袁世凱是親戚,祝家常以土產孝敬。袁飲茶成癖,茶葉自是不可缺少的禮物。但其時當地所產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滿意。1905年前後,祝家為取悅於袁,不惜工本,在後衝僱用當地有經驗的茶工,專揀春茶的第1~2片嫩葉,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質俱麗,獲得袁的讚賞。此時,瓜片脫穎而出,色、香、味、形別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飲品者的喜嗜,逐漸發展成為全國名茶。

看完小編的介紹之後,現在你知道六安瓜片的由來了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