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電商冰火兩重天 家居建材業謀求轉型

築家屋 人氣:2.4W

近日,家居建材行業中又湧現出一批“倒閉潮”,工廠停產,老闆跑路的訊息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全國連鎖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也在近日接連曝出因租金問題而導致的租戶抵制活動。這給家居建材企業傳遞了一個訊息,僅僅依靠傳統賣場的經營方式已經不夠明智。

而另一方面,在近日的電商大促活動中,部分傢俱企業銷量頻傳喜訊的訊息也不脛而走。在當下的家居建材行業中,市場前景究竟如何?地板等較為成熟的行業企業又該如何理性地看待市場?

家居賣場電商冰火兩重天 家居建材業謀求轉型

 家居建材市場發展呈現兩極分化

日前,在廣州天河北,全國連鎖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因租金糾紛,其一家商場招牌被清拆,這也標誌著紅星美凱龍在廣州的一家門店經營失敗,完全撤出了廣州這個一線市場。而在十天前的秦皇島,紅星美凱龍也出現了因租金過高以及管理漏洞引起商戶集體抗租事件,頗令業內震驚。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家居賣場受到房地產政策調控的影響很明顯,持有自有店鋪,或自主經營才是建材企業發展的核心正道。

自主經營或許更方便品牌建設,但當前來看,經營渠道似乎更加重要。在剛剛結束的電商“聚划算6.6大促”中,部分家居建材企業展現出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據電商資料分析公司取真經披露的資料顯示,家裝品類目名林氏木業銷售額超1100萬元,而一線、全友家居等商家在本次大促中也有過百萬的銷售額。在當下的市場上,傳統企業與電商兩者間的巨大反差簡直是“冰與火”之別。是什麼讓眾多生產企業與賣場陷入“寒冬”?又是什麼令傢俱電商豔陽高照?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巨集觀經濟下行和樓市低迷的背景下,與房地產關聯密切的傢俱生產企業與傳統賣場必然會受此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地板生產企業面臨內銷訂單驟降、虧損面擴大等困境,而傳統的傢俱賣場也出現客流量下降、商家撤離的現象。但事實上,傢俱電商的火熱景象卻為這種說法打上一個大大“問號”,難道電商能夠“免疫”房地產的影響?

傳統傢俱企業的發展遭到電商圍堵

一冷一熱的差異在令人震驚之餘,也讓傳統建材企業開始思考,建材企業緣何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沒有絲應對之力,企業若想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還需具備哪些條件。

中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對此表示,地板等傢俱行業需求仍在增長,但一些中小企業面臨用工成本、稅收以及環保等方面的壓力。除了大環境,企業資金不足、盲目擴張、缺乏技術等方面都是導致“倒閉潮”的原因。 同時,由於國內整個傢俱產業集中度仍不高,品類多、定製化以及產業未實現自動化等因素,整個行業的洗牌仍會繼續。

反觀傢俱等地板電商市場,除了“6.6大促”交出了一份良好答卷外,日前“天貓家裝2.0戰略”的釋出,聲勢浩大地聯合家裝供應鏈、商家、服務商等各方,制定了一套新的遊戲規則,進一步擴大傢俱電商的影響;電商巨頭林氏木業加快O2O前進步伐,從線上走向線下,以全國為目標覆蓋O2O體驗館;宜家也宣佈將全面殺入電商行業。在傢俱電商不斷髮展壯大的同時,傳統傢俱製造業、傢俱賣場可以說遭到了“圍追堵截”。

 經營模式落後 企業與賣場合力求共贏

無論是房地產還是電商,都只是引爆中小型地板生產企業與傢俱賣場“炸彈”的導火索,這兩者本身早已存在的一些問題才是真正的“炸藥”。對於中小型地板企業來說,當地板市場走向規範化,當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所改變,當生產模式發生變化,必然會淘汰一些無法跟隨時代步伐的企業,這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必經的過程。

一些企業主認為人工成本提高是導致企業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但實際上,這個時代已不是生產力與生產效益不對等的時代了。在我國經濟發展初期,經濟體量較 小,經濟發展空間巨大,因此衍生出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如今,我國已成為一個經濟體量龐大的,憑著“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思想,必定會讓時代 所拋棄。

在新舊發展模式交織的地板市場上,賣場所遭遇的寒冬,也與其自身的“批地、建成、招商、收租”模式無不關係。入駐賣場的商戶面臨著客流、成交減少的現象,卻依然要繳納高昂的租金,不禁令人唏噓。

據瞭解,紅星美凱龍天河店字開業以來,生意逐漸走下坡,近兩年承租方已不斷拖延交租金,理由是經營不善,小租戶也不交租金。而當年,紅星美凱龍琶洲店撤場的原因也緣起租金糾紛。知情人士介紹說,開業時間僅有兩年的琶洲店當年經營不善,生意冷清,導致多個租戶不交租金。因此,轉變賣場經營模式,發揮實體賣場的優勢,與租戶共渡難關才能讓整個行業得以長遠發展。

在整個家居建材行業“馬太效應”逐漸凸顯的市場上,我們不能斷言傢俱電商就必定成功,也不能說中小型傢俱企業並無出路,但兩者的巨大反差也讓我們清楚,清晰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時代的脈搏才能經受暴風雨的洗禮,也唯有如此,企業才能立足於行業頂端。